擦漆:就是生漆刷完用棉布擦掉,蔭干。根據(jù)需要的光澤度,選擇擦漆的層數(shù),基本上七八層就很有光澤了。
適用范圍
擦漆工藝對家具的本身材質(zhì)要求很嚴格,通常選用質(zhì)地堅硬,木色美麗,紋路清晰,無任何殘損及斑疤的材質(zhì),色差不能太大。常用木材有紫檀,黃花梨、烏木、老紅木等,軟性木材不能使用。
原料與工具:生漆
繪畫用松節(jié)油:用于稀釋生漆,一點點即可。擦漆不用刻意強調(diào)稀,因為畢竟也是擦,太稀又擦掉就沒用了呀。
玻璃板:用于調(diào)和攪拌油漆,主要是不滲不臟,用后也易清理。
電路板:細長易握,一邊較寬較薄。用于挑起、攪拌、涂抹大漆。硬度和彈性均佳。
干燥的細棉布:是純棉,不然掉毛。
砂紙:用于上漆之前對實木材料打磨。打到很細膩就可以上漆。因為每層漆之后不打磨,所以一開始的底子越細越好。
蔭房:氣溫為20℃至40℃,大氣相對濕度為75%至85%時適宜于涂擦大漆,且在大漆中不能加入帶強酸性或堿性物質(zhì)。溫度過高過低、過干過濕均不能對硬木家具擦大漆。在蔭房中可以進行人工升溫、潑水或在地面放置浸濕的麻袋、草包。蔭房是擦漆必備條件。在干冷的帝都,只要濕度三十多,溫度三十多即可,放一夜。
保鮮膜:用于封漆,使不與空氣接觸。用旭包鮮牌的好。
步驟
每刷完,稍滲入(停留幾十秒),就棉布擦掉,要保證木頭擦完是光滑的。擦干凈,留下點什么痕跡就留下了。要反復擦干凈。木頭一開始刷完會吸收,沒吸收的就擦掉。放心大膽的把它擦干凈,干燥之后會看得出加深一層。陰房陰干,完全干燥才能做下一層。前三層稍微多加點松節(jié)油,稀一些刷完擦掉。擦漆后木頭會變得有光澤,顏色變深(根據(jù)木頭本身顏色變深一些)。不想太深就不要那么多層,想更深就繼續(xù)。刷十層就很光了。每層后不用打磨。若想去掉擦漆后的光澤,可以推光 ——待漆徹底干后,還要進行打磨推光處理。擦漆的打磨推光很講究,傳統(tǒng)打磨不用砂皮,而是用一種草料,它是一種名叫“節(jié)節(jié)草”又稱“木則草”的蕨類植物。使用時選細的節(jié)節(jié)草編成草席狀,先干磨后水磨,以摸去漆膜的浮光,推出內(nèi)蘊的精雅,使漆面有如光似玉的效果。
效果
經(jīng)多層處理后:木紋清晰、平滑流暢、色澤清瑩光澈,手感舒適。紅木家具有了生漆作為保護層:抗酸堿、耐腐蝕,耐高溫、防水、防火,隨著使用年代久遠會越來越光滑。尤其在南方,由于氣候比較濕潤,為了防潮,很多家具的表面都擦上一層薄薄的生漆,大大地延長了紅木家具的壽命。
擦漆與其他傳統(tǒng)工藝對比
VS 大漆家具
民間的漆器家具,主要為單色家具,俗稱“大漆家具”。這種家具與晚清以后出現(xiàn)的擦漆工藝有所不同。大漆家具以表現(xiàn)漆的美感為目的,完全放棄木材的表現(xiàn)力。而擦漆家具要兼顧木材紋理的表現(xiàn)力,透明的漆面上讓木紋再現(xiàn),髹漆較薄。
VS 化學漆
在手感和視覺上就有不同,一般來說傳統(tǒng)擦漆的家具有溫潤如玉的感覺,化學漆則相對較假,也會有一定的味道。從工藝上講,擦漆工藝所產(chǎn)生的效果是一般現(xiàn)代化學漆所無法比擬的。
通俗地講,現(xiàn)代化學漆的制作工藝是把漆覆蓋在木制品表面,越用越毛糙,用刀可以鏟下一層漆皮,而傳統(tǒng)蘇式揩漆是一層層將生漆打磨揩進木制品表面的毛孔內(nèi)與木坯混為一體,不但保護功能更勝一籌,且可防腐蝕、耐酸堿、耐高溫、防火,隨著使用年代久遠會越來越光滑。
VS 木蠟油
漆顏色更好看,而且像鐲子是越戴顏色越好看,顏色也更深,防水防腐。好像是人工營造的包漿。如果擦漆的話木料選擇相對可以淺一些的,擦完顏色會再深一個層次。
木蠟油還是啞光(現(xiàn)在也有緞光/半啞光的木蠟油),擦過漆的更有光澤。
VS 燙蠟
油性高、棕眼小的木材適合擦蠟,因為木材本身飽含蠟質(zhì),只需打磨擦蠟,即可平整潤滑,光澤耐久,給人一種淳厚的含蓄美。例如海南黃花梨、小葉紫檀、黑酸枝等棕眼較小的木材,打蠟能凸顯木材本身的優(yōu)美紋理和色澤。
含油低,棕眼大的普通紅酸枝類木材適合擦漆,因為木料不能靠自身油脂滲出打磨出包漿。而且打蠟后木材的棕眼仍裸露在外,若棕眼較大則影響美觀。
燙蠟相當于買家會與木頭互動,進行人木融合的二次創(chuàng)作。而擦漆則是一出廠就確定了產(chǎn)品的終形態(tài)。因此喜歡把玩的藏家適合燙蠟,自己盤出包漿,達到“心物合一,心物交融”。而不擅把玩的消費者會覺得上蠟后的家具太過于死板,沒有擦漆家具的那種木紋清晰、平滑流暢、色澤清瑩光澈、視覺舒適。
相對來說:氣候濕潤的地區(qū)適合擦漆,能更好地防水防腐,干燥地區(qū)適合燙蠟。
用油漆的話保養(yǎng)起來比較簡單,因為油漆本身已經(jīng)把木頭的毛孔密封住了,所以只要清潔表面的灰塵即可。如果是燙蠟或者用木蠟油,那定期打蠟或者上油。以免灰塵或者贓物堵塞住毛孔,會比較難清理。
上蠟
打蠟工藝是中國明清硬木家具進行木材表面處理的一種裝飾工藝,它不僅很好的展現(xiàn)了木材優(yōu)美的自然紋理,而且在木材上形成了一層保護膜,很好地防止外界環(huán)境對木材的腐蝕。上蠟有三種方法:
燙蠟 燙蠟是紅木家具傳統(tǒng)表面涂飾工藝的一種方法。具體做法:工藝師把蠟涂在家具表面后,用火把蠟烤熔了,把蠟燙在家具表面,所以叫做“燙蠟”。后來有了噴燈,烤蠟就方便了。再后來用電吹風……等等都屬于燙蠟工藝;
擦蠟 至今比較常用的一種做法,即把蠟涂上后,經(jīng)過反復涂均,反復擦磨,打光;
熔蠟 即北方工藝師常用的一種做法,把蠟用火把烤熔后涂在家具表面,干后經(jīng)反復擦磨、打光之方法。
以上三種做法,直到今日,市場依然保留著。上蠟后的家具經(jīng)過人手撫摸,受到空氣的氧化,顏色變化很快,其色澤自然透亮溫潤,更能體現(xiàn)紅木本色,感覺就像與自然界融合,紅木家具也像有了生命一樣。
燙蠟的局限:
燙蠟對家具的干燥要求更高,如果干燥不好,家具就會出變形開裂,不如擦漆家具保護得好。
燙蠟后的家具在使用過程中要多加小心,一旦有熱的、燙的水或者容器擱置在燙蠟的紅木家具上,就容易出白圈,也不如擦漆家具保養(yǎng)起來省心。
上蠟 VS 木蠟油
成分:木蠟油主要成分是植物油與蠟。物理形態(tài)為液體。傳統(tǒng)燙蠟使用蜂蠟,一般使用黃蠟即可,物理形態(tài)為固體。
保存:蜂蠟固體很容易保存。木蠟油則需要嚴格密封,短則結(jié)皮長則變成果凍狀。這點類似大漆,也是需要隔絕空氣密封,否則會迅速氧化變色。
環(huán)保:為了溶解蠟成為液體,并加快油的固化速度,市場上銷售的木蠟油,幾乎都含有一定比例的化學溶劑。使用后需要風干幾天散味。如果沒等干透就繼續(xù)涂刷下一層,會導致殘留VOC長期釋放。好的蜂蠟是可以做唇膏 / 食用的。
操作:蜂蠟需要加熱融化,而且燙蠟有技術(shù)門檻不易操作。木蠟油是液體,無需加熱,常溫下操作就可以,比較簡單。木蠟油也是需要把表面多余的完全擦凈,避免產(chǎn)生漆膜,與擦漆方法類似。使用中和剛上完都味很大,木蠟油可能有化學成分,蜂蠟的天然氣味不討喜。
定期養(yǎng)護:木蠟油中的油可以滲透進入木料,對木料起到深度保護的作用。但是,附著在表面的蠟質(zhì)層容易脫落。一旦蠟質(zhì)層脫落,家具會喪失防水性。實木家具怕的就是水。所以,木蠟油家具需要定期涂裝木蠟油或者打蠟。
如上所述,不管木蠟油還是打蠟,一旦蠟質(zhì)層脫落,就需要重新上木蠟油 / 打蠟。
硬質(zhì)木蠟油 / 拋光蜂蠟
市面可見硬質(zhì)木蠟油。所謂“硬質(zhì)”,是指干了以后表面的蠟有一定硬度,即含蠟量較高。像是普通木蠟油與蠟的中間產(chǎn)品。據(jù)說氣味較大(不知是溶劑較多所以氣味大,還是蜂蠟本身的氣味)而固體蜂蠟由于天然氣味,賣家也可能添加一些其他香味大的油分遮蓋。例如添加了少量甜橙油的“環(huán)保拋光蜂蠟”。總之:硬質(zhì)的含蠟多,厚重不容易涂開,需要加熱或使用拋光機——猜想是高速摩擦幫助蠟加熱溶解。
在傳統(tǒng)家具制作時,使用蠟進行燙蠟處理是極適宜紅木家具的一種保養(yǎng)方法。用蠟是為了填補木材本身棕眼里的空間,置換木材里的一部分水分,形成保護層,而防止溫度濕度變化使木材發(fā)生較大的伸縮變化而造成家具的變形開裂。
而在溫度較高的地方,如果使用燙蠟家具,氣溫較高且又潮濕,蠟本身是活性的,隨溫度而變化,很容易脫蠟而弄臟衣服,用漆就在南方比較適宜。